找到相关内容276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颜尚文:汤用彤的汉唐佛教史研究(2)

    学说繁复,含义精密,为普通人所不易明了。南方  的禅宗,则简易直捷,明心见性,普通人都可以欣赏而  加以模拟。所以天台、华严那种中国化的佛教行不通,  而来自印度的法相宗更行不通,只有禅宗可以流行下去...

    颜尚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471191.html
  • 印光大师——儒佛会通的净宗始祖

    不过略示端倪而已![注64]复次,儒  者多主于事相,未致力于悟明心性之根本要务[注65],是以于儒先圣人之心法,无由一探究竟。  2. 佛家:以明心见性为根本要务,不只注重伦常,于心性极致亦有底之...佛家:以明心见性为根本要务,不只注重伦常,于心性极致亦有底之发挥[注66];含赅世间法与出世间法,  且对于断惑证真之道有十分透彻之阐释。  由于佛家在本体心性的修证境界,较儒家彻底而究竟,因此印师以为...

    陈秀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3271357.html
  • 武夷山儒释道与三教茶道

    茶禅的真实境界,见到自己本来面目,明心见性。正如诗僧皎然所说:“一饮涤昏寐,情见爽朗满天地;再饮清我神,忽如飞雨洒轻尘;三饮便得道,何须苦心破烦恼。”   佛教对世界的基本解释是:认为现实人生“无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1971498.html
  • 禅茶一趣

    “赵州‘吃茶去’三字,真直截,真痛快。”江西的黄龙慧南禅师是由临济宗分出的黄龙宗的开山祖师,他也有偈云:“生缘有语人皆识,水母何曾离得虾。但见日头东畔上,谁能更吃赵州茶。”禅宗强调明心见性,也就是对...

    源 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45671609.html
  • 宴坐寂不动,大千入毫发-唐人宴坐诗析论

    宴坐」的主张,禅宗的「明心见性」之禅已有相当丰富的内涵。其实不只禅宗,中国佛教各宗旨皆不离「禅」(注10)。唐中期兼通华严和禅的主峰宗密认为「禅」凡五种:外道禅、凡夫禅、小乘禅、大乘禅、最上乘禅。其中...

    萧丽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182073060.html
  • 见达法师:佛教未来世界化发展的三条线索

    字。‘三教合一'即伦理目标一致,旨趣归向心性” [xxxviii] 。道教《性命圭旨》卷一即有“儒曰存心养性;道曰修心炼性;释曰明心见性”之判说;儒家王阳明有“心学纯明之时,天下同风,各求自尽”之语,...

    见达 ( 台湾中台禅寺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2973197.html
  • 方寸论——四祖道信示牛头法融

    当时没有人能指导释迦,因为他是头一个,他懂了这个,明心见性之后,把这个法一直传下来,“佛语心”佛真正的心法,一代一代传下来。   现在,你的色相在前面,我是洪文亮,如果我的“我见”没有掉,我认为我在...

    洪文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3873951.html
  • 元代临济禅系的弘传——从原妙到元长(1)

    切身经验来看,他在日常中,“除二时粥饭,不曾上蒲团,只是从朝至暮,东行西行,步步不离”,这样正好可以把坐禅这种修持方式中的某些弊端克服掉了。因为参禅悟道的关键在于明心见性,在于显发自家心田的般若种子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174086.html
  • 元代临济禅系的弘传——从原妙到元长(2)

    咬住话头,“纵致丧身失命,亦不放舍,久久纯熟,自然人法空,心境寂,能所忘,情识尽,和个话头一时忘记”。修行达到了这样的境界,自然也就明心见性,开悟成佛了。因此,明本指出:   须知一个所参话终日横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274087.html
  • 学佛修行 万善同归—— 兼论延寿大师的四料简

    在民间已很普及。到宋朝,因为经历了五胡之乱的战争破坏,研究佛学和修行的人逐渐衰少,可以说当时学佛的人,不是习禅的就是念佛者。   因为禅净两宗的入门方便不同,用功的方法又两异:禅宗讲明心见性,...

    林克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4374559.html